在三級疫情的這段時間裡,我們趁此機會好好地來爬梳三玉號為何常以野草來作為論述產品甚至生活的方式,也常用「野草茶」為出發點,而不是傳統認知的「青草茶」,在來講野草茶之前,我們先來聊聊什麼是「野草」。
野草是什麼?
講到野草,你會想到什麼呢?花盆裡的草?田裡面的草?還是學校操場裡的草?
「野草」兩個字,若是用生物學的概念來解釋,所代表的是非人為育種及栽培的一年到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比較常見的有菊科、禾本科、豆科、唇形科等的野草類群,更廣泛的類群還可延伸到一些藤本、矮灌木及參雜在草堆中的樹苗等。
野草也是相對於我們栽培的各種農作物或園藝植物,是可自行生長的各種植物的總稱,還常常會因為人類的自我意識而稱這些野生、不請自來的植物為「雜草」,實則有藐視、不歡迎的意味,只因我們不了解也不再使用她們,套一句我青草班老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你看不懂的叫雜草,看得懂的就是寶。」
田野鄉間,伴隨著作物而生的各種野草,時常在生產者眼中被視為搶奪作物養分、跟作物競爭的討人厭雜草,除又除不盡的根深蒂固,不僅代表著野草的韌性,也某程度地詮釋了想除她之人的心中倒影。但若是用更全方位的環境視角來看,野草其實是涵養土地及孕育生物多樣性很好的幫手。
不僅如此,野草還提供了人們許多的生活資源,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可以透過野草重新認識我們自己和臺灣這塊土地。
其實我們生活中看到的許多野草,也並非原本在臺灣就是野生的狀態,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某個時代的人類需求而直接或間接地帶進臺灣,再經歷各種因素野化成我們看到的「野草」,所以時空尺度拉長來看野草,反而就像在讀一本臺灣的歷史書籍一樣,每種植物都有精彩的故事。
陸海中的驛站-臺灣
臺灣這座海島就像是個驛站,從臺灣島冒出海面開始,並隨著時間推移,各種生物在島上來來去去,有離開的、有留下的。
驛站這個概念的啟發,是從游旨价所著的《通往世界的植物-臺灣高山植物的時空旅史》而來,這本書是透過「生物地理學」的概念,來描述臺灣就像是座驛站,如何承接時空變化下,各種高山植物在臺灣的去留與演化關係。
那換個角度想,伴隨著人類的事物、生活和文化,也同樣在歐亞大陸塊與太平洋交界的這座海島驛站,留下了許多東西,而且融合出各種的樣貌,像是語言、飲食、文化、民族等。
從末次冰期開始,人類因為狩獵、採集,首次透過陸橋遷徙進臺灣島,當時的海平面與今日相較,下降有120公尺之多,是沒有臺灣海峽的,而他們就成了臺灣最早的祖先,也開始在臺灣島上深根,運用各種自然資源,當然也包括各種原生植物。
從採集狩獵演變到農耕行為,食物取得變容易,甚至還可以有存糧,也就多出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可以發展及提升其他領域,像是居住空間、編織、藝術、宗教祭祀、醫藥等,而這些領域,則有各式各樣地野生植物參與其中,而且許多部份還一直延續至今。
胖胖樹所著的《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裡提到,1624年以前的史前時代裡,活絡的原住民族不僅在臺灣島上大放異彩,還有各個部族的遷入遷出,也一併伴隨著許多的東南亞植物在這時被引進臺灣,像是「芋頭、香蕉、薑、荖葉、檳榔」等。
2015年,植物分類學家 鐘國芳 所帶領的跨領域科學研究和整合發現,有一種當時是重要的維生植物跟著史前時期的原住民族遷出臺灣島,還因此建構出南島語族發源於臺灣的「出臺灣說」的學說,而那種植物現今也到處可見,有時小樹苗混在草堆裡,或是長在牆縫中,也常會被當無用的雜樹清掉,而她的名字叫做「構樹」。
在15世紀到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脈絡下,西班牙自美洲帶入許多植物到菲律賓,1624年開始,荷蘭人在臺灣也從菲律賓引進多種植物到臺灣,像是「含羞草、雞蛋花、銀合歡、龍眼」等植物。
另外,荷蘭人也因開墾需求,自中國嶺南地區引進許多漢人到臺灣,同時也開始將他們原生地的植物和文化一同帶進來,像是青草藥、草入粿、端午草習俗等的飲食文化,逐漸在臺灣落地深根。
「野薑花、美人蕉、蘋婆」等植物,是明鄭時期自華南跟隨著移民引入臺灣,現在在許多野地裡也都可以見到這些植物的蹤跡,甚至還被種植及衍伸出各種飲食方式,像是前陣子剛過的端午節吃的野薑葉粽子。
日治時期,日本人更是為了把臺灣建立成南向的基地,積極地研究臺灣及熱帶植物,也大量引進臺灣研究及栽培,像是田野及路邊常見的多種禾本科野草、俗稱飛機草的美味野菜「昭和草」,或是花蓮豐濱鄉阿美族部落,會用於編織太陽蓆的「輪傘莎草」,也是當時所引入。
一直到近代,從國民政府、農政單位、海外工作者到新住民,也因各種目的陸續引進許多植物進入臺灣,有些已歸化於鄉間野地中,像是原生於熱帶美洲,成熟果實相當甜美的「毛西番蓮」,又稱為野生百香果;或是具有些許辛辣感與豐富香氣,可作為料理使用的香草植物「刺芫荽」;還有適應力極強,在臺灣許多地方皆可見其身影的「大花咸豐草」,原本引進目的只是要讓蜜蜂於冬天也有蜜源可採。
許多植物的來與去,除了自然或生物的傳播外,人類的遷徙和全球的移動,成了臺灣中、低海拔當今植物相組成的主要成因。而從野草探討這樣的來去,就彷彿在閱讀一本時空史書,記載著這些野草在臺灣與全球各地區產生的地理、生物(包含人)及歷史的每個故事。